----襄阳市老年大学长者风范 刘春生
刘春生,生于1940年3月,别号愚牛。中共党员,中学高级教师。1961年襄阳市一中高中毕业,后一直留校工作。退休后担任襄阳市老年大学隶书专业教学工作至今。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、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员、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。

“以书法为伴,与生命同行。”刘春生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勤笔不辍近七十年,书法早已融入他的生命,“我愿做一头踏踏实实、埋头耕耘的‘愚牛’,不断学习,不断创新,一直书写下去……”
学知不足 业精于勤
与书法结缘,是从刘春生上小学开始的,当时班主任崔耀章漂亮的粉笔板书令全班同学争相模仿,也在他的心中种下书法文化的种子。在襄阳一中读书时,美术教师房风歌一手整齐、端庄的隶书深深吸引了刘春生,“我一定要学习隶书!”从那时起,刘春生便刻苦自学,只要看到好看的隶书书法,他就模仿、学习,并乐在其中,日渐进益。“高中毕业后,我留在一中任教。那会墨和宣纸都贵,我就每天用毛笔蘸清水,在一块城墙砖上练字,王羲之、刘炳森、王祥之……这些大家的字我都学过、练过!”刘春生告诉记者。凭着一腔热爱,他不断练习,加之对自己精益求精的要求,很快,刘春生的书法从业余走向了专业,对国画、油画、版画、水粉也有涉猎,常被有关部门抽调办展览、画宣传画等。20世纪70年代初,他还参加了襄阳烈士塔《攻城》浮雕的制作工作。80年代初,天津美院的孙其峰教授应邀来襄讲学,刘春生带着他的书法作品向孙教授请教,孙老认真翻阅他的书作,既肯定了他的成绩,也指出问题所在,“你没有系统地临过帖吧?”孙老说,只有多临帖,学古人、学传统,才能真正掌握其中技法,并告诫刘春生:学习书法若不临帖,就犹如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。孙教授的一席话让刘春生受益匪浅,之后,他重点研习汉隶经典碑帖,如《乙瑛碑》、《曹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等,坚持临帖,从中取法,承传统,师造化,重个性,书艺大进。他临过的碑帖成箱成箱放在书房,毛笔都不知道写坏了多少支。
1983年以来,刘春生的书画作品先后百余次在省内外参展,其中80余次获奖,入编典籍50余部,多幅作品在报刊发表或被海内外收藏,在韩国汉城、大兴安岭、襄阳古隆中、襄阳荟园、枣阳白水寺等数十处勒石刻板。先后荣获“全国书法教育突出贡献奖”、湖北省“德艺双馨书法艺术教育家”、“湖北省老年书画先进个人”、“湖北省老年优秀书画家”和“湖北省书法教育终生成就奖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春风化雨 德润书教
120平的大教室里,四周挂满学员们的书法作品,刘春生一一点评,找出其中共性、代表性的问题,这是刘春生的隶书班课前的“固定动作”。除了日常临帖,每节课后刘春生还会给学员们布置书法作业,下次上课前统一点评,“我的隶书班每周就一节课,通过‘检查作业’的方式,每位学员都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,我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家的水平,因材施教。”刘春生说道。2005年,退休后的刘春生受聘来到市老年大学任书画系教师,主讲隶书。那时学校只有刘春生一个书法老师,开始班上也就20多个学员,在他的倾心相授、用心教学下,隶书班的名气越来越大,前来上课的学员最多达到90多人,教室都坐不下,有些学员就算搬凳子,站着,也要来听刘春生讲课。
既有书法现场示范、技法指导,也旁征博引古典文学、绘画、自然知识,一堂课下来,学员们个个意犹未尽。引人入胜的课程离不开刘春生的认真备课,这也是几十年教学生涯使他养成的好习惯。每个学期的教学计划、每堂课的重点、难点,刘春生都熟记于心,“老年大学的学员年龄大、起步晚,在教学安排上,我主要教大家规整、易学的碑帖,像《乙瑛碑》《礼器碑》《曹全碑》,通过临帖和指导,提升学员们的书法水平和学习兴趣。”学校没有现成的教材,刘春生就查资料,买丛书,自己编写书法教材,《书法基础知识》《乙瑛碑创作百例》《名家临华山庙碑》……任教至今,刘春生编写了足足21本原创教材。
“感谢、敬佩”,这是提到刘春生时,所有学员都会说的两个词。在市老年大学里,78岁的学员易茂义最想感谢的就是教了他12年隶书的刘春生,“刘老师总想把全部所学都教给我们,从不藏私,把教授书法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,能碰到这样的好老师,是我的幸运!”疫情期间,学校无法正常上课,刘春生便让学员把作业发到群里,他再一张张点评,通过微信把意见和建议单独发给每一位学员,“老师说自己普通话不标准,怕我们听不清,点评都是打字发过来的,这对一位80岁的老人来说,是多么不容易啊。”刘春生严谨、认真的教学态度,也让学员李咏梅敬佩不已。
“每年学校报名,刘老师的隶书班基本上2分钟就能报满!”书画系的班主任张红骄傲地说,“在我眼中,虽然刘老师已是八十高龄,但他眼不花、背不驼,英俊、潇洒、帅气。思维敏捷,与时俱进,一派文人艺术家的气质。对待教学认真负责,对待学员一视同仁。”
痴心书法 奉献余热
今年3月,“襄阳八旬书法家写百幅书法赠给辽宁、宁夏医疗队”的新闻“刷屏”,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有爱心、有才气的书法家——刘春生。“名和利,到我这个年纪已经看得很淡了。写好字,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、质量,就是我最大的追求。”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,刘春生总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。

在刘春生的支持、带领下,班上学员多次参加省、市书协举办的作品展,襄阳市老年书画展等,并取得优异成绩,备受好评。“下一步,我们要冲刺国家级的书画作品展!”对未来的教学工作,刘春生充满信心。
同时,刘春生也提倡老年人多学习书法,他以亲身体会告诉大家,书法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,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,“练字即练心,写字即写人。书法是一项动静结合的艺术活动,需常动手、动脑、静心,对健康大有裨益。”
在市老年大学任教十五载,刘春生越教越有味,越教越有劲。“教学相长,在教学的过程中,我自己的书法技艺也获得提升,还能从学员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。从事教育工作,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。”如今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,积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,也让刘春生感慨万千,“我今年80了,是学校里年龄最大的老师,还能为老年教育事业发挥余热,我很自豪。也感谢学校对我的信任和照顾,我愿意一直教下去,我舍不得学员、舍不得学校!”
